• skyseven@sky7.com.cn

  • 上海浦東新區滬南路2157弄復地萬科活力中心B座9層

外部多重因素擠壓下,行業加速洗牌,中國化企加碼新材料領域

2022-11-11 11:03:52

外部多重因素擠壓下,行業加速洗牌


2022年以來,原油、天然氣等原材料價格持續高位震蕩,房地產、紡織、建材等下游行業增長放緩,成本高企疊加需求不足,企業生產經營壓力明顯增大,經濟效益出現回落,行業整體市場波動性和下行壓力加大。
在此背景下,擁有上下游一體化全產業鏈的民營大煉化企業無疑能夠降低成本、獲得更大優勢,在激烈的行業競爭中搶占先機。
其中,恒力石化(600346.sh)正是國內最早、最快實施聚酯化纖全產業鏈戰略發展的民營大煉化行業領軍企業。公司大力拓展上下游高端產能,致力于打造從“原油—芳烴、烯烴—PTA、乙二醇—聚酯—民用絲、工業絲、聚酯薄膜、工程塑料”世界級全產業鏈一體化協同的上市平臺發展模式。

目前,恒力石化正卡位化工新材料賽道,依托大煉化全產業鏈背景,加強自主創新、擴大生產規模。僅2018年-2022年三季度,恒力石化研發費用便分別達到8.34億元、9.58億元、8.26億元、10.19億元、9.14億元,四年半多合計投入研發費用約45.51億元。


歐洲能源危機影響溢出,原油價格的飆升


2022年以來,地緣政治沖突持續,歐洲能源危機影響溢出,原油價格的飆升致使市場波動不斷。
據海關總署數據,今年前三季度中國進口原油每噸價格同比上漲55.1%,進口成品油每噸價格上漲36%,進口天然氣每噸價格上漲60.7%。
時間邁入四季度,這樣的境況并未改善太多。10月26日,海關總署全球貿易監測分析中心和上海石油天然氣交易中心聯合發布的中國原油綜合進口到岸價格指數顯示,2022年10月17日-23日,中國原油綜合進口到岸價格指數為158.41,環比上漲1.21%,同比上漲39.72%。
與原油價格增長相伴的,是同樣大幅攀升的運價。截至10月25日,成品油運輸指數(BCTI)最新值1213,原油運輸指數(BDTI)最新值1793,年內漲幅分別達到111%、133.5%。
在原油價格高位寬幅震蕩、運價年內持續提升的背景下,煉化、化工行業原材料成本上升,而接近終端市場的產品效益更是承壓下行,如滌綸長絲產業鏈,即“原油-PX-PTA-滌綸長絲”,受成本端價格抬升,終端消費需求偏弱,加之疫情對物流和港口出貨的限制,上半年化纖行業整體盈利水平受到一定程度擠壓。

與之相對,近原油端的產品價格受原油價格影響則大幅上升。據了解,今年上半年價格漲幅超過上游原料的產品主要集中在石化產品,以及新能源鋰電池等產業鏈。毫無疑問,面臨動蕩的外部環境,高附加、多品種的產業鏈一體化運營與產品組合供給方式,在面對油價高位寬幅波動與市場波動時,則體現出了更為突出的全產業鏈抗風險能力與盈利捕捉空間。


打造大煉化一體化產業鏈,提高全面競爭能力


高質量、全方位的競爭能力,將成為把握民營大煉化企業未來發展的關鍵命脈,亦對整個行業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對于民營大煉化企業來說,形成優勢的關鍵在于企業內部產業鏈形成的上下游一體化。而作為行業內首家擁有“原油-PX-PTA-聚酯”產業鏈一體化經營的企業,恒力石化是民營大煉化行業最具代表性的企業之一。
2019年,恒力石化2000萬噸/年的煉化一體化項目率先建成投產,使得公司在煉化、芳烴關鍵產能環節獲得戰略性突破,成為行業內首家擁有了從“原油-PX-PTA-聚酯”產業鏈一體化經營企業,大幅領先同業。同時煉化項目的投產,也打破了多年來中國芳烴進口依存度高的產業局面。
2021年,恒力石化2000萬噸/年煉化一體化項目已全面達產,150萬噸/年乙烯項目全面投產,實現了公司在煉化、芳烴、烯烴關鍵產能環節的戰略性突破,公司成為行業內首家實現從“原油-芳烴、烯烴-PTA、乙二醇-聚酯新材料”全產業鏈一體化經營發展的企業。
恒力煉化項目具備年產450萬噸PX設計產能,基本用于滿足下游PTA產能的原材料需求。同時擁有1660萬噸/年PTA產能,是全球產能規模最大、技術工藝最先進、成本優 勢最明顯的PTA生產供應商和行業內唯一的一家千萬噸級以上權益產能公司。
而在聚酯新材料領域,公司下屬子公司康輝新材料在營口基地擁有年產24萬噸PBT工程塑料產能,是國內最大的PBT生產商。恒力石化民用長絲產能位列全國前五,工業長絲產能位列全國第二,是國內規模最大,技術最先進的滌綸民用絲、工業絲制造商之一。

“目前,我國疫情已基本得到控制,消費終端需求有望持續復蘇。同時行業也將迎來‘金九銀十’消費旺季,下游需求或將逐步由消費終端向上游長絲端傳遞,”一位業內人士向記者表示,“恒力作為最早最快實現全產業鏈一體化的民營煉化龍頭,有深厚的規模成本、產業經積淀、創新技術壁壘,有實力渡過行業低谷,穿越周期?!?/span>


發力化工新材料領域,完善產業鏈布局


據統計,2021年國內原油一次加工能力達9.41億噸,而國務院頒布的《2030年前碳達峰行動方案》提出,到2025年國內原油一次加工能力控制在10億噸以內。
無疑,“碳中和”也對化工類企業提出了更加嚴苛的要求,而這也倒逼以原油消費為主的民營大煉化企業由“量”向“質”的方向邁進。
2021年,新能源行業迅速騰飛。下游新能源車的快速發展,使相關需求迅速擴大,行業整體一度呈現供不應求的趨勢。
據悉,恒力石化子公司康輝新材料是國內唯一、全球第二家能夠在線生產12微米涂硅離型疊片式鋰電池保護膜的企業,依托康輝新材料在中高端功能性薄膜和塑料新材料領域的優勢地位,恒力石化深度挖掘新能源對化工新材料的需求趨勢,憑借化工平臺的戰略支撐與下游高端膜市場的多年積累,快速布局鋰電隔膜領域。
背靠大煉化,在2000萬噸/年煉化一體化項目、500 萬噸/年現代煤化工裝置的加持下,恒力石化下游的化工新材料業務有著堅實的原材料基礎和產業配套條件,進入2022年,公司公布了160萬噸/年高性能樹脂及新材料項目,在化工新材料領域重點發力。
這離不開恒力石化大力深耕研發。僅2018年-2022年三季度年,公司研發費用便分別達到8.34億元、9.58億元、8.26億元、10.19億元、9.14億元,四年半多合計投入研發費用約45.51億元。
持續的研發投入也令公司收益頗豐。目前,恒力石化是國內唯一一家能夠量產規格5DFDY 產品的公司,MLCC離型基膜國內產量占比超過65%,公司在功能性薄膜和民用滌綸長絲領域,擁有絕對的技術優勢和工藝積累,形成了短期內難以復制的行業競爭護城河。
值得一提的是,近期,PET復合銅箔作為新一代顛覆性技術產品,成為鋰電池產業鏈一大熱門領域。
據華創證券統計,當下國內企業生產光學基膜主要應用于中低端市場,高端市場產能嚴重不足,國產替代空間廣闊。而作為PET復合銅箔核心組成部分的PET基膜也正處于大規模應用和國產替代的前夕。
而公司子公司康輝新材自2020年開始對PET復合銅箔用基膜進行立項開發,目前公司PET復合銅箔用基膜已通過下游多家PET銅箔廠商、電池廠商前期驗證,后期驗證工作有序推進中。

事實上,在目前歐洲能源危機持續擴散的背景下,恒力石化仍堅持推進高端功能性民用和工業用纖維的創新應用,同時,進一步擴大聚酯纖維在清潔能源新材料領域的應用,樹立行業標桿,向新能源、新材料等低碳方向轉型。隨著公司不斷完善產業鏈布局,抗風險性不斷增強,有望成功穿越寒冬。


來源:長江商報、化易天下

*免責聲明:所載內容來源于互聯網、微信公眾號等公開渠道,我們對文中觀點保持中立態度。本文僅供參考,交流。轉載的稿件版權歸原作者和機構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化易天下客服刪除。

熱門文章


色综合久久综合中文综合网,不羁十七岁免费观看,有码 自拍 日韩 中文字幕 在线,日本免费高清一本视频